一日遊海線
國際地標(臺東海濱公園)→小野柳→伽路蘭遊憩區→加母子灣→水往上流奇觀→月光小棧遊憩區→新東糖廠文化園區→金樽遊憩區→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→成功漁港
國際地標(海濱公園)
|
海濱公園的國際地標,融合地景與公共藝術,標誌臺東獨特的人文、歷史與自然景觀,獨樹一格的藤編屋頂造型讓人眼睛一亮。國際地標靜靜佇立海岸,白天,它迎接清晨的第一道曙光,夜晚,暈黃燈光照耀,輝煌燦爛,彷彿期盼著世界的眼光。
臺東是一塊不同族群交會與融合的土地,國際地標兩端分別為一道斜坡與階梯,以此象徵兩股力量的匯集,屋頂使用圓型代表團結,呈現生生不息、在地著根、向上提升的生命力。
|
小野柳風景區
|
東海岸風景區管理處設置的小野柳遊客服
務中心,內有自然地質展示館,介紹小野柳特殊的地質景觀及海岸山脈形成與演進的過程,以及東海岸的旅遊資訊,是身歷其境小野柳生態特色前必訪之地。東管處在小野柳設有遊客服務中心,從遊客服務中心往小野柳的海邊步道,沿線遍生白水木、林投、黃槿、海棗等海濱植物,海邊則是奇岩密佈的天然石雕公園。
距離台東市區僅約6公里的小野柳,是與富岡港串聯成台東近郊半日遊或一日遊的
最佳旅遊點。
|
伽路蘭遊憩區
|
伽路蘭有一大片寬廣的草坪、休憩涼亭、解說站以及觀景台,不但提供了東海岸旅行的最佳休息站,也是個很適合的拍照景點,遊客們可在海邊聽海浪、吹海風,一邊迎著和煦陽光渡過悠閒時光。
每年夏秋之際的加路蘭手創市集集結一群東海岸藝術創作愛好者,一同以趕集的形式聚集在加路蘭,並著重自然素材創作的表現,包括露天影展、在地樂團輪番呈現的表演,讓來到東海岸的遊客們,漫步、遊逛市集,分享並親身體驗自然、簡單、創意與熱情原味的島嶼海洋風情。
|
加母子灣
|
依偎都蘭灣北方的加母子灣,是灣裡之灣的風景遊憩區,雖然嬌小,卻多一層天然屏障,海浪更是平靜無波,是喜愛水上運動遊客的最愛,更是過往旅客,相機裡要帶走的絕世美景。
加母子灣是阿美族人每年kilumaan(海祭)的場所,也是族人舉辦各項婚喪喜慶bagerlan儀式的地方,而加母子灣的阿美名kamod原義就是抓取、獲得之意,代表此地的海洋生物是最容易獲取,視為祖先留下的神聖場域。
加母子灣就在海岸公路旁,由於地質特殊,屬於岩岸地形,幾乎都是石頭和石礫,有很多漂亮的石頭,運氣好的話,還可撿到從花東縱谷沖刷而下的菊花玉石、白玉,又融合當地阿美族的人文色彩,是花東海岸線菁華旅遊路線之一。
|
水往上流奇觀
|
受到地心引力影響,水往下流是人盡皆知的常識,但位於都蘭村漁橋附近的農田灌溉溝渠,卻出現反地心引力的「水往上流」奇觀,潺潺水流順著水溝蜿蜒往高處流去,令人嘖嘖稱奇。
水往上流位於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,在11 號省道往台東152K處,右轉約50公尺處路旁,有一條農業灌溉溝渠,順著水溝,蜿蜒向上流去,這就是「水往上流」奇觀。
|
月光小棧遊憩區
|
位在阿美族聖山都蘭山腰的月光小棧,是金馬影片《月光下我記得》的拍攝場景。典雅日式風格的木造建築物與充滿藝術氣息的女妖藝廊,除了遠眺太平洋左岸的湛藍,月光下伴隨婆娑樹影的咖啡香,這裡更有一股創作、文化的滋味等著遊客來品嘗。
月光下,你記得了些什麼?車過臺東,除了悠遊在東海岸的浪濤,你曾想過從高點俯覽這片屬於太平洋左岸的海潮嗎?沿著台十一線往北走,距離臺東市約莫半小時的車程,就可以看見大大的都蘭遺址指標,而在那下邊有個月光小棧的箭頭,跟著它往山上走,慢慢地就能抵達位於都蘭山間的月光小棧。
|
新東糖廠文化園區
|
新東糖廠曾是臺東民間經營的紅糖製造廠,於民國80年結束營業生產後,在臺東縣政府輔導下積極地轉型為「都蘭紅糖文化園區」,將閒置空間轉化為藝術家合力經營的藝術文化園區,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充滿藝文氣息的空間,提供地方部落、文化藝術團體演出場地,這裡已成為東臺灣藝術工作者交流、展演的舞台,未來還有許多可以開發及經營的空間。
如今,舊時的辦公室已改變為具有懷舊風味的咖啡館,入口處的「都蘭小房子」,販賣以天光佐悠閒慵懶的早午餐。閒置多年的臺糖廠房,有「Siky木雕工作室」在此長駐,還有一間手創藝術小店「好的擺」,裡頭賣的全是素人藝術家們的精心設計的藝術品,以及許多值得細細聆聽的音樂創作CD,店內店外,精心設計的擺設和塗鴉,讓人多按了幾下快門。
|
金樽遊憩區
|
金樽遊憩區由小海灣、離岸礁、綿長沙灘和海岸崖壁等地景組成,因海灣形似酒杯,故名為「金樽」。金樽擁有綿延3公里柔細的海灘,因海岸地形及浪頭波力強,近年,成為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場地,登上國際舞臺。
金樽遊憩區擁有峽灣地形,造就穩定的浪花,加上冬季海水溫度適宜,吸引不少衝浪高手前來,甚至定居於此,每年11月的衝浪盛會,開啟國際知名度;站在岸邊,看著來自國際的衝浪好手在豔陽下追逐著浪花,馳騁其上,帥氣的身影成為蔚藍大海中最鮮明的印象。
|
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
|
位於成功鎮都歷的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,入口處在臺11線126公里附近,是交通部管理整個花東海岸旅遊景點的大本營,許多臺東海岸線的觀光休閒設施,都是東管處努力規劃的成果,也是旅客獲得東海岸豐富旅遊資訊的最佳去處與旅遊據點。
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自民國77年成立之後,積極對東部海岸地區進行經營管理與規劃的工作,東管處具有旅遊服務、解說教育和文化保存等多重功能,館內設置自然地質博物館、阿美族文化展示區、史前文化、鯨豚館,遊客服務中心有容納225人的多媒體簡報室,每日按時播放東海岸風光,一樓設有東海岸自然及人文環境資源展示室,介紹東海岸的各種特色,服務臺可購得所有東海岸的自然與人文叢書,提供遊客更多的豐富資訊。
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背山面海,北望可見成功鎮和三仙台,南眺可看見綠島,四周景觀絕佳。
|
成功漁港
|
成功漁港受到地形與氣候的眷顧,是東海岸漁獲量相當豐富的漁港,同時也是臺東賞鯨活動的據點,旗魚是最具代表性漁產。來到成功漁港,記得大啖新鮮海產料理,也別忘了順手買點新鮮漁獲回家享用。
成功鎮舊名「麻荖漏」,源自阿美族語,成功漁港又稱新港漁港,是東海岸最重要也是最大的漁港,以新鮮海產、柴魚聞名。
成功漁港背山面海,位於黑潮與親潮兩股暖流及寒流必經之地,漁產量特別豐富,每年3月底至6月是漁產最豐盛的季節,10月東北季風強烈來襲,帶來豐沛的旗魚,成群旗魚會浮出海面,蔚為奇觀。值得一提的是,成功漁民以魚叉鏢魚,手到擒來的捕捉旗角技藝,展現討海人的力與美,可稱上是成功漁港的特色之一。
|
三仙台風景區
|
三仙台位於成功東北方約3公里處,是典型離岸小島和珊瑚礁海岸構成的特殊景觀區,為無人居住的火山住塊岩小島,也是東岸知名度最高和最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。三仙台島上奇石分布,其中三塊巨大的岩石,民間穿鑿附會,傳說八仙中的呂洞賓、李鐵拐、何仙姑曾登臨此島,三仙台也因此而得名。
三仙台全島面積約22公頃,最高點海拔約77公尺。地質屬於都巒山集塊岩,原來是一處岬角,因海水侵蝕逐漸蝕斷岬角頸部,而成了離岸島,島的四周珊瑚礁環繞。
由於強烈的風化和海蝕作用,島上除了仙劍峽、合歡洞等與三仙台故事有關的天然奇景外,並且散布著海蝕溝、壼穴、海蝕柱、海蝕凹壁等海蝕景觀,奇岩怪石林立,藍天碧海,浪濤拍岸,礫石灘珊瑚礁景緻壯闊,登島遊覽頗富尋幽訪勝之趣,令人流連忘返。
|
台東行程推薦- 普悠瑪易捷租車
我們提供您最好的出行選擇
TEL: (089) 231111 #3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